融媒时评|网络赋能思政教育创新
2024-06-17 16:32:44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 编辑:袁敏 | 作者:佳欣仔仔          浏览量:1122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高质量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网络已经融入了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学生是网民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已成为新时代思政教育必须直面的重要场域。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网络教育方式作为后起之秀,逐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

网络教育能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家的政治制度、方针政策等,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能学习到道德理论和优秀道德典范,使学生明确是非善恶标准,懂得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良好道德行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人生意义、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意识到自身对社会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激发他们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关心他人和社会发展的热情;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在学习和讨论思政课内容的过程中,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以理性、客观的态度看待各种社会现象和问题;对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起到推动作用,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坚忍的意志和积极的心态,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网络是把“双刃剑”,有它积极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一面。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充分利用网络积极的一面,将网络与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对教育效果有着直接影响。在新时代新征程的背景下,教师可以将互联网与思政教育相结合,从而拓宽思政教育资源渠道,纳入多样化的教学内容,才能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三观,从而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笔者认为网络的发展为思政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机遇,充分发挥网络的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新模式,通过网络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运用新媒体教学手段进行生动的教学讲解,使思想政治课活跃起来,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从而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文化的传播。

网络还能提供更为广泛的教学资源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能够突破时空限制,让学生更灵活地学习思政课程内容。通过线上视频、互动讨论、案例分析等形式,可以增强课程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如信息的良莠不齐、虚实等,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课程,引导学生正确辨别和分析信息,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正确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新时代新征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做好网络时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利网络教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不断克服网络思政教育的缺陷和不足,有效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传统优势同网络信息技术等新媒体新技术的高度融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达到预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责编:袁敏

来源:中方县融媒体中心

本作品由中方县融媒体中心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

时政
新思想
我要报料